在幾年的時間里,MBR膜技術在中國已經發展起來,隨著MBR膜技術不斷的創新引進新技術,MBR膜技術在中國誰處理領域的發展,前景廣闊。
80%污水業務:加強工業廢水處理,逐步擴大市政污水處理
談起美能的業務情況,葛海霖稱,目前美能制造的中空纖維膜在污水處理領域的應用已占到總體業務的80%左右。“美能在進一步加強膜在工業廢水處理方面應用的同時,也已逐步擴大市政污水處理。” 葛海霖強調。
的確,美能在污水處理領域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在“2010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在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黃霞所列出的20個萬噸以上規模的MBR項目中,美能即獨占6項,分別為:中石化洛陽石化煉油污水處理工程(1.8萬立方米/天)、中石油哈爾濱石化煉油污水處理工程(1萬立方米/天)、江蘇泰興市濱江工業廢水處理廠(3萬立方米/天)、江蘇大豐市大豐港污水處理廠(1萬立方米/天)、四川汶川污水處理廠( 1萬立方米/天)、廣州京溪污水處理廠(10萬立方米/天)。
其中,前四項均為工業廢水或工業園區廢水處理項目。由于工業污染源不明、原水情況復雜,所以為膜的使用提出了更為嚴峻的考驗。對此,葛海霖介紹到,在工業污染突發造成膜污染時,美能會及時對工業原水進行取樣;隨后在實驗室進行破析,初步判斷污染物性質;之后還會進行高級分析;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提出相應的膜清洗方案。葛海霖同時還自豪地表示,在被稱為工業廢水一大難題的焦化廢水方面,美能也已擁有較大規模的山西焦化廢水處理等項目。
在工業廢水處理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美能,也已在更為寬廣的市政污水處理市場嶄露頭角。中國水網記者了解到,備受關注的亞運會配套項目——廣州京溪污水處理廠目前已完成土建,通水在即。葛海霖對于膜在市政污水處理方面的應用表示出十足的信心:美能會把在工業廢水處理方面的優勢與經驗,在相對更為容易的市政污水處理方面使之更好地得到體現。
談及當前于中國市場的污水處理目標項目,葛海霖透露,美能正在競爭日處理規模為14萬噸/日的澳門污水處理項目。此外,他也表示對太湖、巢湖等熱點地區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20%供水業務:用創新迎接技術與工藝挑戰
相對于污水處理業務,美能在供水領域的相對較小,約為20%。對此,葛海霖稱,美能今后將會加大膜在供水領域的應用力度,尤其是在技術和工藝的創新上加大力度。
葛海霖著重表示,將在供水領域引入“短流程”。目前,美能正在對“短流程”工藝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以使其有效應對高濁、微污染水源。據葛海霖透露,該“短流程”工藝目前已和多個水務集團合作進行中試。
此外,葛海霖還告訴中國水網記者,美能也在對膜的新型清洗方式方面進行著相關研究,以更好地保障膜系統低能耗、長周期的穩定運行